人类的祖先是条鱼?舒德干:好奇心是启迪科学探索的种子


“从1995年到2003年,我们一共花了8年时间才‘钓’到‘天下第一鱼’,过程非常漫长。”古生物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舒德干口中的“天下第一鱼”,来自5亿多年前。它有大大的眼睛,有大脑、心脏和脊椎,被科学界认定为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、人类的“创头始祖”。
从少年时解剖鱼虾到揭秘“天下第一鱼”昆明鱼化石,谈起自己的科研生涯,这位年过古稀的科学家仍表现出少年般热忱。近日,他接受7163银河官方网址记者采访时说:“我的学术偶像是达尔文,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学术人生,就是‘循着达尔文足迹前行’。”
“科学研究一定要‘敢想’”
中学时期的一堂生物课上,老师讲述达尔文与孟德尔的故事时,舒德干第一次感受到“科学思想的震撼”。“达尔文思考大问题,敢于挑战世界前沿难题:物种是否可变,如何起源?他非常‘敢想’,甚至敢于挑战上帝。这种科学质疑精神对我们是一种莫大鼓励。”他回忆道。
1964年,18岁的舒德干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,并将“古生物”填为第一志愿,毅然开启了“循达尔文足迹前行”的征途,也自此开始了与达尔文进化论长达60多年的“交集”。
大学课堂上,他经常与同学们就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科学谜题争论得面红耳赤。“当面对重大科学谜题而无解时,我们决定从实证的角度找证据,尝试解决令达尔文困惑的问题。”舒德干说。
上世纪90年代末起,他带领团队扎根澄江动物群化石宝库,发现了凤姣昆明鱼化石,提出“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”新假说,从实证方面解答了达尔文未能解决的生物演进难题,将已知最古老脊椎动物的记录向前推了约5000万年。
“我们有幸在澄江动物群这样的顶级化石宝库里折腾,这是一种难得的机遇,一定要把握好。”舒德干表示,第一动物树到底是如何逐步孕育出来的、何时分娩诞生的……这些都是生命进化史上的重大问题。如果不“敢想”,就根本不可能有发现,不能产生新思想。
“好奇心是启迪科学探索的种子”
2024年9月,昆明鱼作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“天下第一鱼”,被纳入最新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《生物学》教材。舒德干说,希望青少年可以通过这样的教育,认识到人类祖先5亿多年前的伟大演化故事,并且明白这项重要工作是由中国人完成的。
“人类从鱼进化而来的故事,比科幻小说更精彩!”在中小学讲堂,他用“第一口”“第一鳃裂”“第一头脑”的化石证据,将40亿年生命史诗娓娓道来。在年轻人聚集的自媒体视频网站上,他是科普领域的“新晋网红”“重量级宝藏UP主”,用不同的视角讲述关于生命起源的科学故事……
从1999年起,舒德干开始领衔《物种起源》的翻译工作,后经过多次修改、增删、审校,才将如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新译本呈现在读者面前。他还精心撰写了长篇《导读》,以帮助当代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更好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。
“《物种起源》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伟大遗产,是经典中的经典,具有永恒的价值。现在和今后仍然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。”在他看来,《物种起源》是进化论的核心哲学武器,也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,让他们明白科学永远在发展。
对于多年坚持做科普,舒德干告诉记者,向青少年科普古生物学,意义深远。当青少年了解到 “天下第一鱼”与人类的进化关联,知晓 “第一动物树” 如何从简单走向复杂,他们对生命、对自然的认知会更深刻,而这份好奇心,恰是启迪科学探索的种子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客户端下载
- 评论
- 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