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
黨網·時政
經濟·科技
社會·法治
文旅·體育
健康·生活
觀點
訪談
國際
軍事
大灣區
台灣
視頻
圖片
教育
登錄
注冊
退出
登錄人民網通行証
立即注冊
記住登錄狀態
忘記密碼?
教育
首頁
|
滾動
|
原創
|
思政
|
高考
|
留學
|
嬰幼兒
|
中小學
|
大學
|
職業教育
|
人民日報寫作課
即時新聞
培育更多“金師” 點燃科學教育火種
從東昌湖劃向世界!聊城大學龍舟隊已斬獲世錦賽五金
研究生黨建“雙百”“先鋒之聲”宣講團在人大成立
從殲十“三滴油”裡,讀懂科創的青春答案
錄取通知書設計“出新”更“走心”(文化隻眼)
海外學子走訪紹興 期待發揮所長
“畫”出共鳴 “話”解壓力
留學生聚上海 體驗萌新職場人
去愛爾蘭留學,這些信息要知道(留學服務站)
古箏聲飄馬德裡
人民網
>>
教育
>>
教育銳評
破除“矮化、窄化”標簽 助職校新生成才出彩
2023-08-29
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建設
2023-08-28
清朗網絡 呵護成長(快評)
2023-08-16
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(評論員觀察)
2023-08-16
展現青春的朝氣銳氣(金台隨筆)
2023-08-16
行動起來,共護孩子眼健康(人民時評)
2023-08-16
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走深走實
2023-08-15
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(教育時評)
2023-08-12
加強基礎研究,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
2023-08-11
持續加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(民生觀)
2023-08-10
推動職業本科招生就業“雙豐收”變“長豐收”
2023-08-10
讓“四有”好老師競相涌現
2023-08-09
在運動競技中促進世界青年團結合作
2023-07-31
大運,成就年輕的夢想
2023-07-28
協同發力 護航成長
2023-07-27
多措並舉,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(人民時評)
2023-07-25
樂見“課本游”成新時尚(縱橫)
2023-07-24
數字化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
2023-07-24
培養好科技領域“后備軍”
2023-07-24
把握好教育強國的歷史使命
2023-07-21
培養好這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
2023-07-19
不斷提升健康教育水平(縱橫)
2023-07-17
高等教育體系“規模最大”,質量更高
2023-07-14
精准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
2023-07-13
又“唱”又“玩”的選修課有大學問
2023-07-13
綻放基層教壇,需練就四項“基本功”
2023-07-12
更好滿足“上好學”的美好期盼
2023-07-11
樹立正確的就業觀(人民時評)
2023-07-10
健康學校建設體現“健康第一”教育理念
2023-07-10
把家國情懷裝入大學畢業生的行囊
2023-07-10
上一頁
4
5
6
7
8
9
10
下一頁
教育銳評
培育更多“金師” 點燃科學教育火種
嚴把學業關,培育棟梁材(人民時評)
讓童書“好玩”又“好讀”(來論)
把畢業論文寫在實踐成果裡
喜見更多的“思政小課堂”
家庭教育始於心的互動(暖聞熱評)
呵護學者專心治學的寧靜環境
勞動教育不能隻晒不做(評論員觀察)
為穩就業出更多實招暖招(人民時評)
本網原創
培育更多“金師” 點燃科學教育火種
從東昌湖劃向世界!聊城大學龍舟隊已斬…
研究生黨建“雙百”“先鋒之聲”宣講團…
從殲十“三滴油”裡,讀懂科創的青春答案
教育部:嚴控暑期作業總量 減輕學生過…
“大小”攜手 讓名人故居裡的非遺思政…
教育部:三年來,卓越工程師培養改革取…
教育部:我國將正式發布《卓越工程師培…
人類的祖先是條魚?舒德干:好奇心是啟…
北京市平谷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成果匯報會…